【豫见国际56期】焦作市西张庄村:国产西餐具畅销海外30多年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为续写新时代的“河南故事”,助力河南“走出去”“引进来”,国际在线河南频道《豫见国际》栏目将持续聚焦河南各地的城市发展、特色产业(产品)、文旅美食等,以及值得向全球推荐的“河南名片”。本期《豫见国际》聚焦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西张庄村,探秘村办陶瓷企业如何勇闯国际市场30多年,让国产西餐具摆上外国人的餐桌。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我们生产的产品全部都是用来出口的,主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欧盟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公司一年能生产陶瓷制品1000万件,2019年产值达到了2800余万元人民币。”近日,在焦作市中站区西张庄村,焦作市华岳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岳陶瓷”)总经理林允庆自豪地说。一个村办陶瓷企业是怎么样才能做到产品出口,订单不断的呢?
始建于1986年的华岳陶瓷,前身是焦作市陶瓷一厂西张村一分厂,1998年,西张村一分厂脱离焦作市陶瓷一厂,变身成为焦作市张庄瓷厂,并经外经贸部批准为自营出口生产企业。2011年,企业更名为焦作市华岳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各样不同型号、各种颜色釉种的16头、36头西餐具和多种异形厨房用品等日用陶瓷产品。
据林允庆介绍,华岳陶瓷制造餐具使用的炻瓷属于中温瓷,随着时下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环保健康指标的提高,以及微波炉、洗碗机、电烤箱的广泛应用,日用炻瓷因为易于洗涤、耐热性良好、彩绘装饰丰富多彩、价格适宜等优势,越来越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那么他们的产品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林允庆说:“我们生产的西餐具工艺配方独特,产品烧成温度通过科学控制,保证成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铅镉等金属元素的二次释放。”就这样,凭着过硬的产品的质量,加上自营出口生产企业的资质,华岳陶瓷接到了外贸公司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这些国产的西餐具从西张庄村出发,通过港口漂洋过海,摆上外国人的餐桌。
由于产品定向出口,为满足外国人的审美及使用习惯,华岳陶瓷经常会按照每个客户对器型、釉色之类的要求做打样。该公司还曾经专门请来德国专家指导贴花和上釉工艺,以满足外国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说起多年来产品畅销海外市场的秘密,林允庆淡然地说:“其实也没什么诀窍,简单来说,一个是产品,二是人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产品的质量有保证,做人讲诚信,生意才能长久。我们做出口的企业,一般订单量都比较大。如果接了订单,我们肯定会严格按照客户真正的需求的标准制造产品,并且要按时交货,若遇到了不可抗力的因素无法正常交货,我们也一定会提前跟对方解释清楚。如果存着侥幸心理,让客户不满意一次,就很可能永久失去这个客户。”
早在20世纪80年代,林允庆就和瓷厂的人员参加每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如今,靠着高品质的产品和诚信人品,华岳陶瓷的海外订单中,老客户占了一大半。
在西张庄村支部书记张海军眼里,林允庆是个实干的人。“作为村集体企业负责人,林允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呕心沥血,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往返于郑州和焦作两地联系业务。而且他这个人做事非常有韧劲,认准的事一定要干成,正是在他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企业上下一心,我们这个村办企业才发展到现在。”张海军说。
作为西张庄村的主要产业,华岳陶瓷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23万元人民币。华岳陶瓷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积极履行村办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扶贫车间,吸纳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职工家门口就业。目前,华岳陶瓷的260名员工全部来自周边村庄。
张海军说:“今年,我们积极争取到了产业项目扶贫资金371.6万元,引进了两条自动成型生产线和两条自动化上釉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大幅度的提升。本辖区20户建档主卡贫困户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月平均薪资3000多元。”
在华岳陶瓷生产车间,一条进口自动化燃气辊道陶瓷生产窑炉和六条成品自动工艺流水生产线及其配套的原料生产设备马力全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拣选、打包,装箱。“我们会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培养技术骨干人才力度,力争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让更多外国人用上咱们中国人生产的西餐具。同时,我们也将一直在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品配方和结构,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取效益最大化,让工人收入再多一些。”林允庆自信满满地说。(文/图 贾亲亲)